經歷或目擊如交通意外、暴力罪案或自然災害等牽涉死亡或嚴重傷害的重大事件後,驚慌感覺尚未散去,猶有餘悸乃正常反應。倘若這些感覺持續多時,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形像不斷重覆浮現,則會對生活構成影響,這也是創傷後遺症對患者的傷害。
成因:
可能由以下多種原因所致:
遺傳:遺傳了較容易造成憂鬱或焦慮的基因
經歷:曾經歷多次或較嚴重的創傷事件
生理:大腦及壓力荷爾蒙在應付壓力時未能有效作出調節
徵狀:
恐佈記憶不斷重覆:不由自主地不斷回憶創傷事件,相關畫面經常在腦海浮現,仿如置身現場重新經歷,並且出現當時緊張、驚恐、慌亂等生命受到感脅的感覺,不少患者經常發噩夢。
迴避行為:為了避免回憶相關痛苦經歷,不僅迴避接觸任何勾起記憶的相似場景及人物,也不願提及有關該次創傷的任何事項,更會透過沉迷於工作或其他事情,以麻醉思想及情感。
戒備狀態:長期處於戒備狀態,難以放鬆,容易暴躁、焦慮、發怒等,注意力難以集中,甚至難以入睡。
負面情緒:對個人及別人常有負面評價,持續感到驚慌、憤怒、罪疚、差恥等,不願參與活動,與別人疏離。
這些徵狀未必於創傷事件後即時發生,大多在三個月內或之後才陸續浮現。儘管曾經歷或接觸創傷事件的人士,都會於事件發生後的數天至數周內出現上述情況,倘若相關徵狀持續數個月,則可能已患上創傷後遺症。
治療:
認知行為治療(CBT):讓患者明白縱使不能改變或忘記已發生的事,卻可以學習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創傷事件、世界和生命,從而鼓勵患者回憶所發生的事件、重新整理及表達他們的感受,並掌握對創傷經歷的控制,以致不再迴避,即使再次回憶事情時也不會驚慌和不安,重新過正常的生活。
藥物治療:抗抑鬱藥如血清素調節劑(SSRI)、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(SNRI),及一些有助紓緩緊張情緒及失眠的藥物